来源:南京粮网
近期,国内稻米市场呈现出较明显的品种分化,其中早稻市场需求较为活跃,价格走势依然看涨,全国早稻平均价格为1545元/吨,提升7元/吨;中晚稻收购数量有限,使得价格走势呈现振荡格局,全国中晚稻平均价格1573元/吨,提升13元/吨;粳稻市场需求低迷,价格走势明显回落,全国粳稻平均价1765元/吨,下跌35元/吨。后期国内稻米市场行情将如何发展,具体分析如下:
市场需求旺盛,早稻价格继续走强
近期,我国南方多数地区早稻货源继续紧张,价格小幅上涨,其中湖南长沙地区陈早米出厂价为2180元/吨,广州站台价为2300-2320元/吨,提升20元/吨,这也是该地区早米价格节后连续三周出现上扬。据了解,当前早稻货源主要集中在粮库手中,且预计短期内无大量出库。预计近期国内早稻价格仍有冲高空间,但后期的竞价销售将相对限制其上涨幅度。
市场收购数量偏弱,中晚稻价格振荡为主
近期,我国南方中晚稻价格有涨有跌,波动幅度相对偏大,主要原因在于眼下新季晚稻还处于上市初期,粮库收购量不多,而米厂则受水分、加工品质与价格的影响,其收购量也相对有限。据有关部门了解,今年南方早稻上市初期,其市场表现也呈现出稻强米弱的现象,随着后期稻谷货源的相对减少,米价也走出了一轮明显上涨行情,而中晚稻市场与其相比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一方面体现在产量上,中晚稻产量远远高于早稻,托市收购效应偏弱;另一方面是市场波动性差异,中晚稻收购的主体主要是企业,这就导致其波动性较弱。预计目前南方中晚稻市场“稻强米弱”局面仍持续一段时间,同时,今年南方偏灾天气主要影响的是中晚稻产量。
供需形势明显改善,粳稻价格很难大涨
近期,江苏新季早熟粳稻市场收购价仅为1760-1800元/吨,尽管新粮上市量相对有限,但对整体市场的影响力是较大的,尤其是心理方面的作用更加明显,眼下姜堰地中等陈米出厂价为2600元/吨,江苏中部一些地区2005年粳稻出库价仅为1520-1540元/吨。尽管国内粳稻产区前期经历了一系列自然灾害的侵袭,但整体来看,今年我国粳稻产量仍将继续保持稳步增产的良好形势,近几年供需总体偏紧的局面将进一步得到缓解。根据有关部门预测,2006年黑龙江为1320万吨,增幅高达17%以上,吉林为500万吨,增幅为5.9%,预计今年国内粳稻价格大涨行情将难现。
综上所述,近期国内稻米市场仍将继续呈现“粳弱籼强”的格局,新米上市初期,受加工量较大、质量不稳定等因素的影响,短期内大米价格回暖的机率不高,稻谷、大米不同步现象将继续持续。
|
[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