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食品产业网 发布时间:2006-07-28
预计近期玉米市场仍将振荡调整
从7月上旬开始,国内玉米市场价格稳步走低,至下旬初(21日)全国玉米平均价为每吨(下同)1366元,较本月1日下跌3元。虽然从平均价格上看,跌幅较小,但这是建立在产区价格相对坚挺且在这期间局部产区价格又有所上扬的基础之上,如若单单从销区成交价看,跌幅为7元,可谓明显走低。
国内玉米市场在以下几点主要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笔者认为,7月份还难以步入上升通道,预计近期仍以振荡调整趋势为主,后期随着陈玉米供应数量继续减少,养殖业恢复,重新发放玉米出口配额的“传言”成为现实,加之铁路运输状况等不确定因素影响,市场有望走出一波小幅反弹行情,但新粮上市前大幅上涨的几率很小。
养殖恢复缓慢饲料需求总体不旺
5月份,有市场人士称养殖业开始缓慢恢复,但无论在禽蛋肉价格,还是在饲料需求上都很难看到“体现”,还像一季度一样的“差”,直至6月底国内部分地区禽蛋肉价格才出现上涨,因此有市场人士再次将其归结于养殖业的恢复,但笔者却认为这反倒是养殖业低迷的另外一种表现,甚至是进入谷底的一种表现,近期言“恢复”为时尚早。以安徽省为例,6月底猪肉价格出现短暂上涨,原因之一是猪场利用市场低迷时机淘汰生产性能差的种猪和老龄母猪,优质种猪大多转为商品猪,加之猪病频繁发生,成活率低,生猪出栏量明显减少;之二是玉米、鱼粉等饲料价格逐渐上扬,使得养殖成本增加。另据专家称,山东养猪业依然在低谷中徘徊,8月份可能会有好转,年底前可能恢复到正常生产状态。从此可以看出养殖业自此进入低谷期,还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方可能缓慢恢复,饲料需求才有望增加。
东北粮商玉米存货较多供应充足
当前国内玉米市场存量,尤其是东北产区玉米的存货量是市场争论的焦点。无外乎“多”与“少”两种观点,而其中“少”的呼声最高,这也是部分市场人士看好后市的强大支撑动力之一,但据中国大豆网多方了解,东北产区玉米存货依然较多,高于市场人士的普遍预期。其中农民手中存量较少,估计收购最多只能维持到8月份,而大部分粮源存留于贸易商手中。今年受大豆行情低迷的影响,部分原本以大豆贸易为主的粮商将购销重点转向玉米,继而囤货的粮商数量也较上年增加。货源偏多但最终要流向销售市场,尤其是在新粮上市之前要还清农发行贷款,或是“变现”为新粮收购做准备,因此最现实的状况就是抓紧时机出货。从近期销区市场的到货情况看,粮商当前以销售质量较差的玉米为主,其中包括2月份吉林拍卖的老粮。接下来粮商会陆续出货,质量相对会略有提高。8月份玉米市场供应比较充足。
天气良好新季玉米产量预期增加
进入6月份,国内玉米产区迎来良好降雨,从6月初开始至7月下旬,整个东北产区降雨一直持续,很好地缓解了因5月份降雨量少所产生的干旱。其间7月上旬降雨略少,局部地区略显干旱,但持续不到10天左右的时间,降雨明显增多,旱情得到有效缓解。当前正处雨季,在降水实际数量较多的状况下,温度也相对较高,并且在东北,一天当中出现两种天气状况的现象常有发生,即“降雨之后立刻转晴”,这对作物生长十分有利。虽然今年东北大田播种同比推迟7~10天,但从当前作物生长状况来看,受影响较小。目前,西北、华北春玉米进入抽雄期,东北玉米处于拔节期。根据中国大豆网所掌握的情况来看,今年全国玉米播种面积同比增长,近期作物生长条件良好,如果8~9月份没有大的灾情出现,丰产的可能性极大。
玉米价偏高饲料企业使用替代品
玉米在猪、鸡饲料配料中均占60%左右。但今年年初以来国内玉米价格快速攀升,使得畜禽饲料生产成本明显提高,养殖效益下滑。以湖北武汉为例,去年5月份价格为每吨(下同)1240元,到今年5月份涨至1480元,6月份涨至1520元,7月份由于国内玉米需求整体低迷,回落至1480~1500元。据养殖专家称,目前湖北省武汉市养一头猪,由于玉米等饲料成本比以前增加60元,每头亏损约120元。为降低养殖成本,减少亏损,养殖户和饲料厂开始寻找替代品。正值新小麦上市之际,价格较玉米低150~200元,用于加工饲料最好不过,因此饲料企业开始采购质量略差的小麦加工生产,在加入适当酶制剂的基础上,不但饲料营养没有明显降低,而且生产成本大幅缩减。因而在玉米价格居高不下、小麦价格相对偏低的状况下,玉米被小麦大量地替代。
|
[ 关闭窗口 ] |